长城网汽车

美国“路怒族”不少 日本司机很少变道

来源: 半岛晨报 作者: 2015-05-17 16:58:2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国内“路怒族”频繁出镜,引起争论的同时也发人深省。“路怒”的英文原词是“road rage”,1987年由美国洛杉矶某电视台创造,当时此地发生了一起因驾驶纠纷引起的枪击事件。不过,即便到今日,洛杉矶仍是全美“路怒”高发区。相比之下,强行并线以及路上掐架在日韩则并不多见。记者采访得知,两国路上的和谐并非因监管上有高招,仅凭百姓习以为常的道德约束。

  美国

  仍需提防

  五地“路怒”成灾冲突常引发枪击

  美国最大的汽车联合协会AAA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0%的美国司机曾亲身经历或目击过危及安全的危险驾驶行为;有30%的美国司机表示,每天都会感到生命安全受到危险驾驶行为威胁;44%的人认为危险驾驶大多是随意变道。

  分析称,即便在今天,洛杉矶也是全美“路怒”高发区,这和洛杉矶交通状况糟糕,居民鱼龙混杂有很大关系。除洛杉矶之外,纽约、波士顿、迈阿密和华盛顿共同在美国“路怒”高发城市前五名之列。

  而调查显示,面对危险驾驶行为,半数美国司机选择“随他去”,而另一半则会选择回击。这其中,31%选择开骂或竖中指,44%选择近距离尾随、恶意闪灯或鸣笛,23%选择别车、环绕驾驶等报复性驾车行为,还有2%选择跟对方死磕。

  而一旦危险驾驶引发“路怒”,37%的冲突导致枪击。就读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徐萌告诉记者:“去年我在美国刚刚拿到驾照的时候,身边不少美国朋友都提醒我,在美国开车一定要小心,不要经常变换车道,不要随便超车,更不要随便按喇叭,要小心那些开车时‘发疯’的司机。我相信他们所说的就是‘路怒族’。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自2009年至2013年共有1554人死于公路暴怒交通事件。

  日韩

  自我约束

  韩国:只有自己这样会让人有羞愧感

  韩国顺大韩教院讲师韩智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韩国如果开车强行并线会被认为是低素质的驾驶行为,而司机的驾驶行为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监督。别人不这样,只有自己这样,会让人有羞愧感。

  韩智慧说,韩国道路交通法中规定,驾驶者想要变换车道的话,要在30米之前打转向灯告知。不过,由于韩国市里车多道窄,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实际上,能够真正做到提前30米告知的情况也并不多。而在堵车的时候,大家同样是归心似箭。不过,即便如此,逆向行驶,到了路口才换到自己的车道在韩国就不太容易被接纳,这会被人们看作是没有廉耻的驾车行为,因此换道就很难。

  在韩工作的华人胡秋阳则告诉记者,韩国人的路上秩序还是很规范的,一般不太会频繁鸣笛,因为他们认为把鸣笛用作“催促”是不礼貌的行为。

  有一次她开车外出,在一个路段等待了十几分钟都没有动弹,一问是前方的车坏了。由于该车道是实线,不能越线,于是大家都静静地等候修车。“这个过程中,我没听见任何车鸣喇叭催促的,更没有一个违章变道的。直到交警来协调路况,大家才按照指挥离开拥堵路段。 ”

  胡秋阳告诉记者,韩国虽然拿驾照比中国容易,但是因为有良好的素质教育,在开车上路后,大家都是非常谨慎地驾驶,行驶时也是礼貌让车。

  日本:开车很少变道插队会闪灯鸣谢

  在日本大阪已生活了近8年的华人徐蓓告诉记者,日本人开车时是很少变道的,如果变道,基本都会先打转向灯。变道了之后会闪两下车灯,向后车表示感谢。“这不是交规,没有明文规定,仅仅是大家习惯了的行为,后方的车让我的车插到前面了,就该向其表示感谢。 ”

  徐蓓说,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本路窄车多,变道引起事故的概率比较大,而且日本人在公共场合本来就习惯排队,开车也同样如此。“别说开车,日本人即便在路上行走或骑车时,都很注意别人的感受。 ”徐蓓说,比如有人骑车,从后面擦着行人身边超过去的时候,一般都说声“不好意思”。而如果有人走得比较慢,发现后面有人时,经常会主动停下来,让开路让后面的人先走,而后面的人超过去的时候,常常都会说“谢谢”,并鞠躬示意。

  解读

  “路怒症”系心理障碍汽油味点燃攻击性

  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早在2013年《人体工程学》杂志刊登过一项研究称,研究人员从交通安全、应激反应、精神疾患等方面对“路怒症”展开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医学上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除交通堵塞外,工作、生活压力及个人性格等都是引发“路怒症”的潜在原因。

  研究认为,引起司机发怒的原因很多,比如说气味的影响就很显著。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汽油味会让老鼠变得更有攻击性。司机在堵车过程中若是受到汽油等气味干扰,情绪会受到影响,有可能促发“路怒症”。除了气味,平时积郁情绪的集中爆发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拥挤、嘈杂、禁锢的环境里会变得易怒。那么在拥堵的公路上,不良情绪和记忆就像燃料,让人易怒的情境相当于助燃剂,争吵和侮辱性的手势则是引火石。据《法制晚报》报道

  “路怒症”

  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又被国外称为“攻击性驾驶”,在交通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

  调查

  35%的司机自认是“路怒族”

  中科院曾经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做了关于“路怒症”的调查,其结果显示,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

  表现出来的“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同时,赶时间、睡眠不足、家庭纠纷、心情低落等也可能是路怒症的诱因。 (王蔚)

  专家

  建议驾考增设心理人格测试

  心理专家张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路怒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综合征,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疾病。“一般情况下,司机骂两声就过去了,但有些司机,很有可能存在冲动控制障碍。 ”张纯表示,像这样的司机其实是不建议开车的,因为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后,其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此,他建议驾考中应该增加心理人格方面的测试,有些人从心理上而言根本就不适合开车,对这类人最好禁止其考取驾照。

  据《现代快报》报道

  如何息怒,专家支招

  随着社会转型步伐加快,国人的情绪引爆点却似乎降得越来越低。情绪引爆点低,也与不遵守规则造成的不良心态有关。长期关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于乔认为,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理性平和心态,在公共场所、在与他人交往中遵守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就是制度的具体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确定性,即人们知道按规则行事会有怎样的确定后果,这正是理性的表现。如果人人都遵守规则,保持从容冷静态度,减少各种犹豫,杜绝机会主义思维,那么社会运行就会规范有序,各类矛盾自然就会减少。 ”于乔说。

  对于频发的路怒症,心理专家给出了简单实用的贴士。香港岭南大学心理学研究员高梦珊建议,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尽量不要自己开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大城市交通比较拥堵,建议开车前降低对路况的心理预期。当在驾驶室里看到别的车挑衅超车时,记住其没有针对性。如果遇到发怒情况,先深呼吸等待10秒钟,通常怒气值会大幅下降。“首先,应该通过运动、唱歌等方式扩大自己的排压通道。一旦因为工作太忙导致排压通道堵塞,就会造成压力无处释放,进而导致极端情况发生。其次,自己应该减少或降低‘被侵略’的机会,比如自己需要按照规矩行事。 ”苏州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杨双说,人的愤怒是与生俱来不会消失的,它们呈碎片式情绪贮存在大脑之中,我们要了解如何排解愤怒,而不是不断挤压等待最后爆发。

  “易怒看起来并不是大问题,但长期放任不仅对个人,对社会也会造成影响。如果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太大,应经常与家人、亲友沟通,排解郁闷,适当的时候可以找心理咨询师。 ”高梦珊说。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长城网汽车频道的稿件,版权均归长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对稿件有异议,请联系电话:18633491898, QQ:505792332,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auto.hebei.com.cn

关键词:路怒族,美国,日本,司机,变道

责任编辑:何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