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汽车

中国企业应在汽车传感器市场上更加发力

来源: 中国汽车报 作者: 中国汽车报 2015-07-27 10:04: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汽车报7月27日报道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和大量主动安全技术的应用,全球车用传感器市场迎来了快速扩张机会。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有统计称,2012年中国车用传感器的销量总数是5亿只,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将会翻倍达到10亿只。

  不过,让人沮丧的是,这仍然是一个被外资垄断的市场,90%的市场份额被大陆、博世、德尔福、森萨塔、霍尼韦尔等几家外资零部件巨头瓜分,本土零部件企业只能在油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相对低的低端市场捡点“残羹冷炙”。

  关键技术和材料缺失,配套困难,销量少成本高,这跟很多其他领域零部件的生存困境类似,本土车用传感器生产企业似乎很悲观,认为目前现状很难改变。不过,面对现实,企业也很无奈,而甘心一直吃“剩饭”却不是长久之计。

  诚然,在很多细分领域,本土零部件企业与外资同行的竞争都不是处在一个重量级上。但相信,没有一家企业会因此就甘愿接受“落后”的命运。更何况在这样一个正方兴未艾、充满各种机会和可能性的市场,只要企业能积极顺应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那些来自资金、技术方面的制约因素,总可以找到解决的途径。

  没有传感器技术就没有现代汽车,已成为汽车业内的共识。面对微型化、智能化、非接触测量和MEAS传感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机械式、应变片式、滑动电位器等传感技术的大趋势,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一直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布局。作为后来者,如果不奋起直追,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相对于目前的困难而言,很多本土零部件企业可能更缺少向上走的勇气和毅力。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外资同行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但市场空间广阔,主场作战的本土零部件企业有着先天的地利优势,可以快速根据市场的变化弥补不足,仍有很多争取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当然,在本土传感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本土整车企业的支持更不能缺失,甚至需要产业政策方面的扶持。

  总之,不要再让一个即将“井喷”的市场,与本土零部件企业擦肩而过。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长城网汽车频道的稿件,版权均归长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对稿件有异议,请联系电话:18633491898, QQ:505792332,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auto.hebei.com.cn

关键词:企业,传感器,市场,汽车

责任编辑:吴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