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挖角战正上演:一线人才流向二线品牌
选择离开效力了11年的全球最大豪车品牌,宝马中国市场副总裁朱力威不仅成为一年半内第五位离职的宝马在华副总裁,也进一步验证了业界聚焦的趋势:跨国豪车品牌在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级管理人才流动。 而流动的轨迹也越来越明显:就在朱力威发布辞职公告几天后,原宝马MINI品牌副总裁朱江宣布加盟雷克萨斯。至此,上述四位副总裁中,有三位分别去了英菲尼迪、捷豹路虎和雷克萨斯三家在华属于第二梯队的豪车品牌。与此同时,以北京奔驰销售服务公司公关总监王燕的离开为带动,另一个德系豪车品牌奔驰的在华高管及中层管理人员也正在按照相同的方式离开。 业界得出的结论是:二线豪车正在将宝马、奔驰变成为自己输送高端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这个结论很难有人反驳,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半中,至少有十位高管从德系三强跳槽到二线豪车。这些副总裁在原东家效力的时间在5到12年,且都主管市场、营销及销售等重要部门,对二线豪车品牌而言,这样的履历正是其在中国发展所急需的。 “流向二线豪车,看到的更多是机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某豪车品牌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 豪车两大巨头宝马、奔驰同时面临内部调整与深度重组,而英菲尼迪、捷豹路虎、沃尔沃等豪车新贵则或者恰逢国产前夜,或者重拳重振品牌,皆急缺本土化高管。当这两个时间点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时,宝马奔驰的精英们看到了自己最佳的“创业”时机和平台。 高管跳槽的背后是二线豪车对现有豪车格局带来的冲击,无论英菲尼迪、捷豹路虎还是雷克萨斯,都宣称对德系三强发起挑战,瓜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挖角这些有着5至12年的豪车管理经验的本土化人才就是挑战的重要一步。 集体出走的副总裁们 “近期还会有奔驰的人进入”,来自捷豹路虎的内部人士透露。虽然不会是高级别的管理者,但这些人都是王燕以前在奔驰的团队成员。 今年3月,捷豹路虎中国宣布任命王燕为公司执行副总裁,负责公共关系及企业传播工作。在此之前,王燕已经在奔驰工作12年,先后担任戴姆勒东北亚及奔驰中国公关事务及媒体传播副总裁、北京奔驰销售服务公司公关总监等职位。同样,王燕也将自己的公关团队带到了捷豹路虎。 早在王燕之前,宝马的数位副总裁已经决绝地离开了效力多年的团队。2013年1月1日,宝马中国销售副总裁陆逸宣布由于个人原因选择离开公司,由此也开启了宝马系在华高层的出走潮。1月11日,华晨宝马德国高管中的“中国通”戴雷宣布辞去营销高级副总裁职务;9月6日,华晨宝马销售副总裁段建军辞职;一个月后,宝马中国最年轻的副总裁——MINI品牌副总裁朱江也选择了离开。“对我来说,做出这个决定也很艰难。为了个人的追求,我不得不与朋友和同事道别。”对于“个人追求”,朱力威对同事的说法是“要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朱力威是否寻找到一家让自己把爱好作为职业的豪车公司,目前尚未可知,但此前四位同样有个人追求的豪车高管,最终都在竞争对手的团队开始了自己新的创业。 四位副总裁的去向很快就明了,在辞职仅两个月后,陆逸就确认加盟路虎中国任总裁,负责品牌营销工作;戴雷同样在离开宝马不到4个月后,宣布就任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在戴雷的召唤下,原宝马系又有三位中层管理者加盟英菲尼迪新团队,分别是原华晨宝马市场部高级经理刘旭、原华晨宝马西区高级销售经理何阔;原MINI经销商发展高级经理王媛。这三人分别在市场营销、销售和网络上曾是戴雷的得力助手。 段建军更是在辞职仅1个月后就确定将就任北奔销售服务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朱江离开宝马后虽然曾在亚马逊短暂任职,但很快收到雷克萨斯的橄榄枝,最新消息称,加盟雷克萨斯后,其职位将相当于副总经理级别,主抓品牌营销。 副总裁们的辞职频率和加盟竞争对手的速度,让宝马、奔驰在某种意义上尴尬地成了为豪车品牌在华发展提供人才库的“黄埔军校”。 “汽车业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流动趋势是从自主品牌到中端合资品牌,再到豪车合资企业,最后是跨国品牌的中国总部。”联洋人力总裁张林军指出,“如果逆势流动,肯定比较容易,但必须遇到好的时机。” 而站在二线豪车的角度,“对豪车品牌而言,它所需要的人才是不需要经过很多培训,就直接可以胜任岗位工作的”,上文提到的豪车品牌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 “尤其对于空降的高管,企业买的就是他的经验和价值”。“目前而言,汽车业的综合管理型人才十分匮乏,前年我们手中还有20多位副总裁在寻找机会,现在已经不多了。”张林军表示。“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聘用从某个品牌跳槽过来的高管,实际上,在公司内部,来自宝马、奔驰、奥迪以及大众的管理层都有。”某二线豪车品牌在华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周历称,该人士同样是不久前从德系三强跳槽而来。 而在业界的分析中,促使副总裁们集体从宝马奔驰出走的另一个敏感又难以考证的原因是,无论对合资公司里的外方高管,还是跨国车企的中国高层,“副总裁”都已经是企业能够给予的最高职位。尤其像戴雷这样的一位已经做到“高级营销副总裁”的40岁职业经理人,以及陆逸而言,二线豪车提供的机遇是值得尝试的。而对其他职业经理人而言,虽然新职务仍是副总裁,但提供的向上发展的可能性显然更大。 挑战德系三强 如果说前四位副总裁的离职都仍能以“个人原因”来解释,那么在竞争对手看来,朱力威的离职公告相当于一粒深水炸弹,又一次将宝马管理层存在内部分歧的推断进行强调。五位副总裁离职,这似乎足以成为断言一家企业内部沟通不那么顺畅。 “此次人事变动并非‘空穴来风’,在安格接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之后,宝马的人事布局就一直并未完全处于稳定的状态。”接近宝马内部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前任CEO史登科走后宝马中国高层大换血,余下高层的空间十分充足,但是一年半的时间过后,很多人都反映宝马内部沟通并不顺畅。”这或许与安格对中国文化以及行事风格了解不够充分有关,但更多是德国总部对中国市场的期待过高。“在中国市场豪华车增长趋势放缓之下,作为执行者压力很大,但收获却并不多。”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作为职业经理人更希望自己的履历光彩夺目,但宝马显然无法提供过去“黄金时代”所带给管理者的光环,于是便形成了所谓的职业“天花板”。 “导致企业人员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企业领导人的变动,以及业务的变化如兼并重组等。”联洋人力总裁张林军表示。如果说宝马的状态属于前者,那么奔驰就是两者皆有。 从2012年底,奔驰在中国开始了全部推倒重来的大动作。对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进行营销大整合、成立北京奔驰销售服务公司后,原有的两个团队的人员也进行了重组。合资关系的重新定位不可避免地带来对关键岗位的重新分配。 而就在宝马在对新高层的适应中告别高速增长的辉煌、奔驰经历推倒重来的阵痛时,二线豪车却开始在中国风生水起。 就在2012年,英菲尼迪国产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的东风日产高端车型生产基地在襄阳工厂启动建设,产能将增至25万辆,宣布2014年英菲尼迪将正式国产。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合资项目同样在这一年获批,年产13万辆乘用车的基地呼之欲出,国产时间表同样定在2014年。此外,沃尔沃、凯迪拉克都发布了在中国复兴品牌的深度本土化计划。 二线豪车挖角德系三强的端倪也正是在2012年显现,原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付强、原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柳燕先后加入沃尔沃,分别担任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及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 对于2013年的豪车职业经理人而言,二线豪车的未来,他们已经看到了德系三强2009年以来曾经历过的辉煌。 “二线挖一线,薪酬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展空间,其次是企业文化的契合,再次是品牌影响力及发展潜力,第四位则是为家庭考虑的工作城市的因素。” 汽车行业分析师赵宇也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这与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以及职业经理人个人的职业道路选择有关,豪车职业经理人向二线品牌转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诉求,二线豪华车品牌逐渐释放出来的潜力以及给予职业经理人充分的发挥空间便是重要因素。” 据悉,在宝马任职期间,奔驰曾借猎头公司多方接近和游说戴雷,但都未能如愿。对于戴雷最终选择英菲尼迪的原因,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豪车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原因不是单一的,一定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他做到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并且做得很出色时,自然会考虑,我可不可以更进一步,管好一个公司呢?而此时又正好有一个合适的机会”。 2014年上半年的豪车销量数据从侧面肯定了“戴雷们”的选择。在豪车平均增速为29%的市场热度上,英菲尼迪、捷豹路虎分别以130%、48.5%的增速全力为国产争取更大市场份额基础,雷克萨斯和沃尔沃的增速也稳居31.2%和34.3%,凯迪拉克和讴歌两个屡被诟病的豪车品牌也迎来传统德系三强宝马、奥迪、奔驰上半年在华销量增幅依次为23.1%和17.8%、37.5%。虽然这样的表现在该品牌的全球业绩表中仍足够突出,但在中国市场告别狂飙已经是事实。 本土化取经 这种流动不仅逆转了汽车业人才惯有的流动方向,更打破了关于欧美车企高管很少跳槽到日系品牌的说法。“日系品牌比较保守”,张林军表示,吸引戴雷、朱江这样主要的经验来自德系豪车品牌的高层加盟,对英菲尼迪和雷克萨斯而言,都可以被看作是品牌本土化革命的象征。而宝马奥迪在过去的十年间正是靠“本土化”营销瓜分了中国超过一半的豪车市场份额。 在业界看来,戴雷正在试图将英菲尼迪变为德系基因。包括“打造最感性的豪车品牌”定位、体验营销、推出加长车型、网络下沉,在宝马近十年累积的经验,戴雷选择在一年内快速施展。 朱江同样成为雷克萨斯在中国的首位外聘营销高管。为了打破在中国的沉闷,日本高层不得不先打破传统。据悉,进入中国十年的雷克萨斯将发布直通2025年的未来10年在华全新品牌战略,“更好地向中国消费者诠释和传递品牌形象”将是这份战略的核心。对于在MINI营销上善出奇招的朱江,外界对其将给雷克萨斯带来的改变充满期待。 同样,捷豹路虎对陆逸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今年5月,奇瑞捷豹路虎与捷豹路虎中国共同成立全新的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简称:IMSS)。陆逸将被任命为全新机构总裁,全面负责现阶段路虎捷豹在华进口与国产车型的整合。在外界看来,这更像是专门为陆逸设置的职务。在销量上,捷豹路虎已经紧随德系三强之后,因此,复制宝马的辉煌成为陆逸被赋予的重任。 事实上,捷豹路虎在华高管本土化策略成为重要推动力,先后从奔驰、宝马、英菲尼迪、上海通用、大众等企业“挖角”多位中国籍高管加入,出任副总裁、执行副总裁等重要职位。 不得不提的是,在本土人才被密集地挖角后,宝马的状态让业界侧目。外界担忧的因为高管大批离开而给宝马带来的人事危机并没有出现,每一位新高管的任命或者与前任的离职公告一同发布,或者很快就选定并向外界公布,而且接任者大多来自企业内部。“宝马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体制,每个重要岗位都有短期和中长期的候选人培训计划,所以一旦有高层离职,很快就能有接替者补缺。”熟悉宝马在华管理体系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简单而言,就是企业离了谁都能转,不会因为几位高层的离开而影响到原有战略的执行。” 这种体制充分体现了宝马的企业精神——风险平衡。“与挖一两个高层相比,这一成熟的体制是二线豪车最想要复制的。”现任某二线豪车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称。了71.7%和78.2%的高增速。 |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长城网汽车频道的稿件,版权均归长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对稿件有异议,请联系电话:18633491898, QQ:505792332,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auto.hebei.com.cn 关键词:二线,品牌,宝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