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汽车产业范畴,它与人工智能、信息通讯、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跨界相连,构建起新的汽车产业生态,将带来汽车产业乃至城市交通体系、人类出行方式的深刻变革。我国将与世界各国携手,推动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给汽车产业装上智慧“引擎”;共同致力于建设“零排放、零伤亡、零障碍”以及智慧、低碳、高效、舒适、便捷的智能网联出行体系。
11月6日,以“联接世界,智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上海举办。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它将给未来的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巨变?记者走进本届大会,近距离体验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理念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智能网联汽车引发深刻变革
用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的话来说,智能网联汽车就是“让汽车不断有新的功能和体验加入进来,赋予汽车新的生命。”不久前,上汽互联网汽车启动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产品在线升级,用户可以像使用智能手机一样,不用去4S店就能实现车辆功能的迭代升级。
业内专家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物种,其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汽车产业范畴,与人工智能、信息通讯、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跨界相连,构建起新的汽车产业生态。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不仅是汽车产品和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也将对人类的出行方式和城市交通体系带来重要变化,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格局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发展的方向、新时代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未来战略的制高点。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智能网联汽车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一方面涉及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与汽车本身相关的重大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还涉及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是车辆产品革新和产业生态变革,更是解决当前汽车社会交通通行效率低下、道路安全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业界纷纷抢抓产业机遇
当前,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大国的共识,各国纷纷制定国家战略,促进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健全管理模式,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开展道路测试验证,推动各方面协同推进。
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备较好基础和战略优势。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品牌汽车在数量、质量上明显提升,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国际领军企业,支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更重要的是,我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能够较好地统筹协调通信、导航、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为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近年来,传统车企和新兴科技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互联网企业与汽车企业开展跨界合作,聚焦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2016年,全球首款互联网SUV荣威RX5成功上市仅1年,销量就超过20万辆,快速成为SUV细分市场的主流产品。
政府主导营造良好环境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我国先后出台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车联网和5G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动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起草上路验证管理规范,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测试,搭建上海、重庆、北京等测试示范区等。
不过,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尚难以满足自动驾驶上路条件,针对传统车辆的部分法规与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生产、销售、使用等还不相适应,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测试评价标准尚不完善,数据安全等级界定、流通开放共享、运行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等。
辛国斌说,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范,创造有利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大环境,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会上,工信部、上海市政府和英国智能网联汽车中心、美国国际交通创新中心、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海宣言》。宣言称,相关政府、机构及企业未来将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新能源和人文网络融合发展,共同致力于建设“零排放、零伤亡、零障碍”的智慧、低碳、高效、舒适、便捷的智能网联出行体系;共同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前瞻和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共同加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法规和标准体系,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扩大试点示范;推进大数据在汽车、交通、能源和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助力低碳、智能、共享交通体系的发展;积极搭建国际化、多样化的跨领域交流和开放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