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评测导购

惊讶于汽车圈的“刻奇”尺度——不买飞度不是人?

来源: 车辙  作者:
2019-06-11 08:40:00
分享:

  6月2日晚上10点,真正闷热的夏天尚未到来。面对眼前难得一见的场景,我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刻。

  这是优衣库今年众多联名之中最重磅的一次——Kaws。模特穿着印有Kaws标志性玩偶的T恤,手上拎着稀有的托特包,以更加笔直的姿势站着,迎接明天的到来。

  明天他们将是全商场最瞩目的明星,即使阿迪耐克、Armani Jeans的模特穿着好几百上千元的衣服,也无法与之媲美。

  但是此刻的优衣库准备打烊了,店里细细簌簌的店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平静得像是台风登陆前的前一夜。

  我和这个眼中只有“叉叉”的玩偶都没有想到,12小时后的门口将成为人间观察的录制现场。

  怀揣理想主义的人们难免失望,他们一直抱有美好的期待,却不断被现实打肿脸。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一向把矛头对准中老年人的我们很难想象。

  这个国家解决了大规模的温饱问题,热情拥抱新时代的高科技,提供无限打开视野的机会,结果是多数年轻人在21世纪的思想状态难有起色,依然和当年处于极度封闭穷苦环境下的年轻人一样,容易被环境左右。

  只要99元,象征街头精神的Kaws触手可及,不买等于吃亏,这无疑是标准的刻奇教科书案例。

  紧接着,还没到中午12点,一篇篇以旁观者角度的文章开始涌现,用一个接一个的感叹号和一句接一句的反问句讽刺所有购买这次联名的消费者,希望引起目标读者的共鸣和对年轻人的群嘲,达到10万+的阅读量。

  这站在更高一级鄙视链的睥睨,其实和百米冲刺,打架抢衣服的小伙没有任何不同。表面是以刻奇之名反刻奇,本质却是认识到刻奇这一概念后,另一种专制的刻奇。

  专制的刻奇

  刻奇是德语“Kitsch”的直译,本意是指那些泛滥,肤浅的廉价艺术品,为了迎合商业目的和大众需求,没有实际的艺术价值。

  今天所说的刻奇,是米兰·昆德拉在1984年的小说《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中为一部分群体精准描绘的肖像——“(他们)把一切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排除在视野之外”。

  简单来说,刻奇含有媚俗和政治正确。

  举个几年前的例子,张嘉佳导演,王家卫编剧,梁朝伟和金城武主演的《摆渡人》,这样的阵容上映前万众期待,上映后豆瓣评分4.0。

  而“墨镜王”有条不紊地发出一句我喜欢,随之而来的是全娱乐圈的我喜欢,这就是刻奇中媚俗的一面。谁敢说我不喜欢,必须做好被主流世界遗弃的心理准备。

  再比如说,迎面走来一位华为用户,我觉得他可能是爱国所以买单,这是正常的想法;换作——我走上去,拍着他的肩膀来一段感动中国式的讴歌:您真是一位有志的爱国之士,这就是上升到宇宙中心,大写的媚俗了。

  道理同样适用于汽车界。

  我现在在网上发帖,劈里啪啦输入“8万元买什么两厢车比较好”,评论估计是主推飞度,当然还有建议Polo的,说不定还有推荐雨燕的小部分群体。

  飞度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有些极端分子是“不买飞度不是人”教条的狂热信徒,Polo则就像一根针锋利地扎入他们狭隘的眼睛,瞎了眼一嘴认定对方是大众水军,毫无保留地进行人身攻击。

  他们不接受有人喜欢大众,有人喜欢本田的既定事实,为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和小团体中感到兴奋。

  更不知道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总想通过所谓的客观分析或者急眼的谩骂,咬牙切齿地强迫对方改变和统一意见。

  再有多数JDM粉丝,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反刍马自达787B在勒芒的传奇故事。马自达夺冠是很伟大,“转子四十七士”是很励志。

  不过转子发动机禁赛规则是在1991年比赛前提出的,马自达之后也继续用转子参赛,只是在1994年、1996年和1997年位列全场倒数第一,没有竞争力可言。

  有人却执着于刻意被记录下来和展现的神话,接受不了自己视为信仰的一切出现一丝不完美的裂缝,被人质疑。

  在一路向前无法回头的历史面前,只有失心疯一般指着鼻子骂我诬陷“不可一世”的转子。

  这些人一举手一投足通通印着“刻奇”。

  无不是选择性忽视和拒绝听取(仅仅是听取,远没有达到接受的程度)别人的意见,不愿意推翻和否定自己,以及把没有站在己方立场的人归为“敌人”。

  类似的还有思域事件。个别车主的张狂言论引起众人的不满,最后演变成思域车主沦为万恶不赦的阶下囚,挖苦思域成为又一场狂欢。

  这里面既是刻奇,也是粉丝之间的长时间拉锯战。

  只要A方今天被抓住痛点,B方立刻铺天盖地地讽刺,苦于现实摆在眼前的A方暂时无力反驳;

  等到B方在某一天遭殃,积蓄已久的A方以十倍的疯狂报复,而B方只有默默地等待下一个以百倍反击的机会。

  双方宁愿忽视对方正确的一面或是创造的伟大,被所谓的“忠贞”冲昏头脑,不断缩小视野和提升仇意,在报复和被报复的循环中互有来回,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像极了十年间的激进派和保守派。

  刻奇伊甸园

  恐怕适合这些人生活的,只有唱着天真牧歌的刻奇王国。在这里人和人之间没有争执,最大的冲突仅仅是一场可以化解的小小误会,那是一个没有异端,没有分裂的统一天地。

  实现如此崇高的革命理想,付出的代价是对界限的抛弃,对个体的取缔——不允许有个人意见,排除异己而达到冲突的结束。

  一旦所有人无视思想和言论的多元化,煽动一场大型的群众性运动并非难题。这不是耸人听闻,只要观察身边的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大规模的刻奇言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直男必须T恤+大裤衩,女生穿着暴露是浪荡;重庆哈皮认为做菜精致是矫情,潮汕洒帕坚持香料践踏食物的灵魂;湖人球迷觉得哈登是软脚虾,火箭球迷断言库里只打顺风球。

  谁都瞧不起谁,谁都要在特定时刻跳出来全盘否定对方,不知道哪位高人在哪一年断章取义的“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句话,直到2019年,依然适用。

  刻奇之美

  归根结底,专制的刻奇是崇拜大一统之下没有个人的存在,极权的刻奇的真正对手是热衷提出问题,打破固有思想的人。

  所以我们应该高举摆脱所有刻奇和反刻奇之刻奇的旗帜吗?答案是没有必要。

  毫不避讳地讲,我第一次知道“刻奇”的含义后,恨不得经常表达一些“反刻奇”的观点。

  揭开虚伪的面纱,不见得我有多么真正地关心人民的水深火热,更多是为了填充内心的表达欲望和标注自己的社会群体。

  这一切等到读完《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之后才明白,原来昆德拉这老家伙在N角恋中埋了一手,年轻人还是太浅薄,急着拿出来显摆。

  其实一辈子鄙视刻奇,我行我素的萨利娜,心中也有一首偶尔奏响的感伤歌曲,向往某扇大门后为她留有一盏幸福的明灯。

  就连昆德拉在《生命之轻》之前的小说,也是充满对任何抒情方式的讽刺,对天真的彻底批判,这不也是一种反刻奇之刻奇。

  人类内心总有一根细线连接桃花源般的生活,这样向往的媚俗使我们在直线高速行驶的时间中心存慰藉,给我们以鼓舞,给我们以力量,免得剩下一副没有感情的躯壳。

  Polo车主回到家,下车前也忍不住轻拍方向盘上的“VW”;思域车主载着满心欢喜的家人,也有露出微笑的温情时刻;球迷目睹喷了一整个青春的球星退役,也情不自禁为之动容。

  “我们中没有一个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刻奇/媚俗,不管我们心中如何刻奇/媚俗,这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我也不是道德高尚,冰洁玉清的人,每个人身处互利共存的社会中,有时候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向老板媚俗,向金主媚俗,向身边人媚俗。当然不排除少数保留自我的个例。

  无法保留太多自我的我们只有尽量避免专制的刻奇,极权的刻奇,武断的刻奇。

  实际上,一旦刻奇失去专横的权力,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

  本文由长城网汽车频道内容合作方“车辙”授权转载。

关键词:飞度,本田,思域责任编辑:刘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