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新能源

新势力召回之玄学:蔚来威马向左,特斯拉理想向右

来源: 车聚网  作者:
2020-11-16 09:03:22
分享:

  十月份,中国市场的造车新势力共召回3.1万辆问题车,占当月召回总量的25.6%。而1-10月,纯电动车只占乘用车销量的3.8%。

  接二连三的召回,让人不得不审视新势力到底怎么了?

  一、从新势力召回看中国的三级召回

  上表是近两年中国市场新势力发生的官方召回,基本囊括了现实中的三类召回:

  ▎一级召回:缺陷严重、危害较大、成本偏高,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多起危害人身与财产安全的案例。如高田气囊、悬挂断裂、电池包起火等。

  ▎二级召回:常规的大部分召回,有安全隐患,但尚未发生恶性事故,召回成本相对不高。如螺栓腐蚀、仪表优化、模块升级等。

  ▎三级召回:一般情况下,该类缺陷技术断定比较复杂,厂家态度良好愿意主动解决,那么总局可能会默许厂家用自己的方式「隐性召回」,如特斯拉7月的 Model 3 ( 参数 | 询价 ) 前轴电机“进场升级”。

  多数争议,发生在一级召回中。

  一级召回,一般是直接导致消费者发生伤亡事故,如高田气囊,其气体发生器在湿热环境下会发生爆炸,对车内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如特斯拉的悬挂断裂、理想的球头脱出,可直接导致车辆在正常行驶或发生轻微事故时,车轮突然脱出,俗称“断轴”。如蔚来和威马的电池包起火,因供应商的电芯瑕疵,可引起车辆起火,同样危害人身安全。

  一级召回的原因很多,有供应商原因,如高田气囊。这家供应商的问题产品波及全球34个品牌几千万辆车型,问题之严重导致高田直接破产,被中国的均胜电子收购。特斯拉2019年在华召回1.4万辆Model S,只是受害者之一。

  即使与供应商有很大关系,主机厂也应承担主要责任。如2019年6月,蔚来召回4803辆ES8,是因为供应商宁德时代的电压线束走向不当,被箱体挤压后会产生起火风险。2020年10月,威马召回1282辆车辆,也是电芯供应商在生产中混入了杂质,增加了短路和起火风险。

  但是主机厂也负有系统集成与整体风险控制责任,如宁德时代声明,出事的模组采用定制化设计、箱组是由蔚来自己提供,言外之意责任在厂家。

  好在蔚来和威马,发现问题后及时召回了问题车型,没有回避责任,并承担了巨额损失。如蔚来的召回成本约3.8亿元,威马的召回成本也在千万级。

  但是,不是所有一级召回都被厂家承认并主动发起的。

  二、特斯拉的两幅面孔,被新华社痛批

  比如特斯拉10月份的悬挂召回,表面上是主动召回,但它在海外媒体大吐苦水,称“断轴”原因是中国路况太差以及消费者滥用。更离奇的是,它竟然指责中国政府强迫它召回,让它蒙受“不白之冤”。

  这一离奇论调,立即引起国内媒体的反弹。车聚君也在10月27日发表文章:

  《特斯拉在华召回3万辆Model S/X,却在外哭诉“被迫”召回?| 聚闻》

  文章明确指出,不少特斯拉车主是在正常行驶中,突然发生的断轴,与特斯拉称的“消费者滥用”无关。中国的保险公司对北京一起事故拒保,现场勘测认为车有质量问题。事后,车主请第三方鉴定机构评估,结论也是质量问题。

  上海一位车主,发生断轴时是在小区内正常行驶。这怎么算滥用?

  全国一共发生几十起特斯拉“断轴”案,难道全是车主的责任?中国保险公司与鉴定机构难道全都在冤枉特斯拉?

  而且,德国、瑞士、英国、美国都有车主报告行驶中突然发生断轴现象,甚至包括一辆刚刚行驶了900公里的Model 3。难道,全球车主都在陷害特斯拉?

  特斯拉不管,仍是一贯的强硬态度:车辆没有问题,是车主误操作造成的。

  但它的强硬,这次在中国碰了钉子。在大量投诉与事实面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过调研与分析,得出结论: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悬挂存在安全缺陷,责令其召回。

  只是出于对其品牌的尊重,没有公开说明是责令召回。谁知特斯拉竟然不领情,公然在海外大放厥词,反对中国主管部门的正确决定。

  这一举动,甚至惊动了新华社。

  11月3日,新华社发文《特斯拉恶意甩锅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无理傲慢》,直指特斯拉在海外的赖账行为,以及对待中国消费者的傲慢态度,可谓大快人心。

  这是七年来,车聚君第一次见央媒点名痛批一家车企的召回问题。

  上一次,是2013年。当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大众DSG动力中断的问题,第二天,质检总局通知大众公司就DSG故障问题实施召回,称大众公司如果不履行法定义务,质检总局将责令召回。

  当天,大众中国发表声明:大众汽车将实施“主动召回”以解决DSG问题。

  事实上,在这次艰难的召回之前,大众实施了各种拖延手段,包括软件升级、延长保修期等,但都治标不治本。甚至有的车主在更换了整个变速箱总成后,仍出现了顿挫与动力中断。

  据明华有道咨询公司的统计,2013年大众先后实施了三次召回,总计召回了110万多辆DSG车型,进行了多种技术尝试以降低问题出现机率。

  这是2013年1月召回条例正式实施以来,首次责令召回。

  据湖北之声《汽车有话说》报道,我国十年来的召回案例中56%都是责令召回,真正的主动召回只占44%。

  不出重拳,有人会忘记作为企业公民的基本规矩。

  三、理想式召回,最口是心非的召回

  理想这几天很火,很大原因是因为它的前悬召回事件。为了厘清脉络,我们按时间线整理一下已知事故。

  1月31日,厦门一辆理想ONE与一辆宝马3系对撞,前者右前轮脱出。

  理想未回应,但在内部开始研发新的下摆臂硬件。

  2月26日,理想回应一位KOL质疑时说,它的下摆臂用了新型的钢-尼龙玻纤复合材料,能保证足够强度,具有更低的球销力矩。

  5月11日,上海一辆理想ONE在延安中路行驶时,以48km/h磕到了路肩,右前轮脱出。

  理想未经车主同意,将相关材料拿回北京做研究,之后通过媒体发布回应:下摆臂设计靠谱,车主的技术需要练一练了。

  6月2日,理想的工厂切换了新的前悬球销,脱出力从35KN增到50KN。

  8月9日,厦门霞光东路一辆理想ONE,以45km/h撞击隔离墩后,左前轮脱出。

  8月16日,理想发表声明:它的悬架系统非常安全和可靠,所有“断轴”都是由事故造成,没有一起是质量原因。媒体不信可以来测试和分析。

  9月7日,东莞一辆理想ONE在行驶中,左前轮脱出,车主第一时间发视频称:正常行走,没有任何碰撞。

  9月11日,河北一辆理想ONE发生“断轴”,被连夜送至北京维修中心。

  10月15日,河北涿州一辆理想ONE在马路上左前轮脱出,理想称是固安发生事故,该测试车调头时被后车以90km/h撞击。

  11月1日,理想宣布硬件升级计划,为6月2日前的车辆更换脱出力为50KN的球销。并称6月2日起生产的车已安装了新球销,没发生过一起事故。

  11月6日,理想发布致歉信,称经媒体和同行批评,认识到了用「升级」替代「召回」的错误,决定向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备案召回。但实际措施不变。

  11月7日,一辆理想ONE在长沙深夜的街头脱轴,周围无异常与碰撞痕迹。

  整个召回事件中,理想存在的问题:

  ▎1、召回的流程是否合法合规?

  6月2日开始更换新球销,说明它确认了悬挂存在问题。那有无将分析调研结果上报国家质监部门?上报后,解决方案有无得到批准?如果得到了批准为何11月7日新悬挂又发生类似事故?

  11月1日,李想在回答车主提问时,亲口承认:前悬存在设计缺陷。

  根据召回条例第十二条,生产者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

  但理想无论是在6月2日,还是11月1日,均未召回,涉嫌违法。

  ▎2、关于召回的传播是否存在误导?

  8月16日,在明知悬挂有缺陷的情况下,还发表声明信誓旦旦说自己的悬挂绝对安全可靠,是否在刻意对公众隐瞒实情,误导舆论?之后解释是“判断失误”,那这个失误由谁来买单?

  11月1日的发布会上,理想副总裁刘杰称:“本次硬件升级已经跟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备和沟通,按照硬件升级的方式为用户升级,所以跟大家以前看到的那种由于车辆本身质量问题的召回,是不一样的。”

  11月2日,某自媒体为理想发布辩解文章《李想四渡赤水》,一方面把李想比作伟人,另一方面又称:“事实上这并不构成召回。”

  11月6日,理想发表致歉信,称应该召回。

  那么,理想高管是否存在“假传圣旨”曲解国家主管部门的问题?其传播部门是否存在严重误导公众的问题? 

  国家法规,岂能被一家企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3、召回的有效性谁说了算?

  理想称6月2日后生产的车型,因为装配了脱出力50KN的球销,没有发生一起前悬脱轴事故。

  话音刚落,11月7日深夜,长沙街头一辆未上牌的理想ONE又脱轴了。

  没上牌说明是最近产的新车,脱轴现象与之前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周围没有撞击痕迹,路面平整干净,车身也未见撞痕。大概率是一起单车自然脱轴事件。

  接近理想的媒体放风说,是爆胎了。

  微博上的KOL如万春雷等表示质疑:视频中事故车在车道线内,解释图中为何车轮压线了?视频中轮胎并未脱离轮毂,解释图中为何扭向内侧?视频中路面为柏油,为何解释图中是水泥路?为何不放出行车记录仪视频?

  诸多迹象表明:理想又在故技重施,不正面承认问题,而找媒体放风混淆视听。它那封道歉信,刚在前一天发表,余音犹在。

  关键是,如果1107事故被证实为单车自然脱轴,那么说明理想的“更换50KN新球销”的召回措施并不能解决缺陷问题。

  参考速腾“刀片梁”案例,理想或将也需要二次召回。

  四、召回的正确姿势?蔚来和威马打了样

  同是新势力,蔚来在去年的电池召回案中,收到3起自燃案例即召回相关车辆,除了表面上的3.8亿损失,还“荣休”了一位负责采购的联合创始人,可谓铁腕重典。这些一时损失换来了什么?

  时至今日一年多了,没听到一起蔚来自燃案例。

  而特斯拉呢?2019年发生421上海爆燃事故后,在声明中说不存在系统缺陷,是由单个电池模组故障引起。

  事实上,自2019年3月至5月两个月时间内,特斯拉全球范围内有报道的自燃事件就有5起。据美媒Business Insider报道,特斯拉从2012年就开始安装有可能将冷却液泄漏到电池中的冷却管,它明知道早期Model S的电池冷却系统有缺陷,却仍继续出售问题车辆。

  随后,美国NHTSA也发起了对特斯拉冷却液缺陷的调查,但时至今日特斯拉也一直拒不承认。

  关于上海421爆燃事故,上海徐汇消防给的认定书中,明确指出是“起火部位位于电池系统第15、16号模组处”,这是两个模组的意思对吧?但特斯拉居然恬不知耻的公开说“单个电池模组故障”。

  你看,它为了遮掩问题逃避召回,敢同时欺骗中美两国政府机构。

  看完蔚来&特斯拉对照组,我们再看一下威马&理想对照组。

  威马从第一起起火事故到发现问题,再到决定主动召回只用了23天。截止11月4日,威马已完成1282台相关车辆的回店邀约,其中85%的车辆已更换了全新电池包。预计11月20日前,将完成全部召回工作。

  那么,从威马10月28日宣布召回到完成召回只用不到一个月时间。

  理想呢?6月2日偷偷更换缺陷部件,11月6日才宣布召回,用了5个月。如果按它说的,从第一起厦门事故就开始意识到问题,那么它承认召回的时间长达9个月。对比威马的23天,天壤之别。

  关于召回之后,威马的官博和沈晖的微博都没做什么辩解,意思是错了就错了,行动是最好证明。而理想不但动用了各路KOL洗白,还自比伟人,一副丧事喜办的模样。

  理想的小编在致歉信的评论区也是一路回怼:奔驰、丰田还召回呢!

  说好的直面问题、接受批评呢?

  车聚小结

  车聚君坚信一个道理: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最重要。

  某品牌宣称“16年来动力电池零安全事故”,可半年来共发生有记录的起火事件达11起。

  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势力,新能源已经被国家确定为了大方向。只是目前新能源车只占所有乘用车销量的4.9%,离延安还非常遥远。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所有的参与者,并不需要渡赤水,度的只是自己的心魔。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本文由长城网汽车频道内容合作方“车聚网”授权转载。

关键词:新势力,召回责任编辑:刘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