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国家出台减征车辆购置税、汽车下乡等政策,地方政府推出多种促进汽车消费配套政策,共同推升了国内汽车市场企稳回升。
在汽车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过程中,中国品牌乘用车趁势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汽车79.9万辆,同比下降17.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2%,上升7.9个百分点;1-5月累计销售389.7万辆,同比增长11.3%,市场份额为47.9%。
有着“自主三强”之称的吉利、长安乘用车、长城,在5月便已经恢复了“九成功力”,如今已是“满血”回归。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厂家公开的数据和乘联会发布的数据发现,5月,吉利、长安乘用车、长城的销量分别为89070辆、84453辆、80062辆,同比分别下滑7%、12.2%、7.94%;前5个月累计销量分别为487247辆、510872辆、417339辆,同比分别下滑8%、10.72%、19.36%。
去年3月,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三强”之外,自主“潜力股”谁将脱颖而出?》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自主“潜力股”——比亚迪乘用车、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如今正步入红利收获期,在车市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率先实现正向增长。
数据显示,5月,比亚迪乘用车、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14183辆、70499辆、63978辆,同比分别增长152.8%、33.02%、47.5%;前5个月累计销量分别为509444辆、283201辆、277838辆,同比分别增长164.57%、12.22%、18.9%。
从销量排名来看,5月,比亚迪乘用车凭借超10万辆的成绩成为自主品牌的单月销量冠军。吉利、长安和长城的销量均超8万辆,分列第二、三、四位。上汽乘用车和奇瑞与头部四家企业尚有一定的差距,分别位第五、六位。
从目标进度来看,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乘用车、吉利、长城、奇瑞已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42.45%、29.53%、21.97%、27.24%。
从销量结构来看,全力押注新能源赛道的比亚迪,通过布局纯电动和DM超级混动两条产品线,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对自主三强的赶超。强劲增长的销量带动了比亚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截至6月13收盘,比亚迪(股票代码:002594)的总市值为1.02万亿元,晋升至全球车企市值第三位。
在强化造车业务的同时,比亚迪还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正在谈判收购非洲六座锂矿,可满足其未来十余年电池需求。6月8日消息显示,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证实,比亚迪将为特斯拉提供电池产品。
比亚迪之外,吉利、长城、上汽乘用车、长安、奇瑞等5家自主品牌,虽然在新能源业务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但基本还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从5月单月数据来看,上汽乘用车、吉利、长城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超2万辆、19619辆、11637辆;从1-5月累计数据来看,吉利、长安、长城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超80037辆、66690辆、50910辆。
接下来,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刺激下,自主品牌将再次迎来销量突破性增长的契机。根据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在5月31日印发的《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将于5月-12月,在山西、吉林、江苏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据了解,6家自主品牌均有多款产品被纳入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目录。
在海外业务方面,长城和吉利一如既往地坦诚,在5月的销量分别为12317辆、15755辆;前5个月的累计销量分别为49372辆、64776辆。此外,上汽乘用车和长安乘用车分别公布了单月销量和累计销量;其中,上汽乘用车在5月的单月销量超4.5万,同比增长165.6%;长安乘用车前5个月的累计销量82158辆,同比增长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