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动态

智能手机的用户隐私安全还没解决,智能汽车该怎么办?

来源: 童济仁汽车评论  作者:
2021-06-09 09:20:16
分享:

  独木不成林,单独的一辆汽车不可能成为“车联网”。

  很多车辆,很多参与者,彼此形成并交互信息,由此编织成一张庞大的数据网。于是,数据才有了意义,而这张数据网也有了更深远的价值。

  这是一个“数据驱动变革”的时代。特斯拉之所以在自动驾驶领域可以快速完成技术迭代,是因为每天有数百万辆车源源不断地贡献行车数据。

  以这些数据为“食粮”,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训练“饲喂”,所以才能够不断进步,包括特斯拉的“影子模式”,都是在榨取浩瀚数据的有效价值。

  我们当然知道数据非常有价值。正如,大家能清晰地感知到头条系算法之强大,我们对什么感兴趣,它总能恰如其分地领会到,并推送到我们眼前。

  凭什么这么强?是我们每一个使用相关软件服务的普通人,近乎无偿无感地让渡出了很多数据。

  讲到这里,我们也应该清楚了。在与美国的博弈之中,TikTok的核心算法为什么不能交出去,本土产生的数据为什么要留在本土。

  当我们进入智能汽车时代,同样需要直面各种数据方面的问题,包括数据隐私、数据安全、数据价值。

  智能手机趟过的路,智能汽车也要走一遍。

  智能汽车数据存在哪、存多久?

  前一段时间,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了《信息安全技术 网联汽车采集数据的安全要求》标准草案,再提智能汽车数据安全问题。

  其中,着重强调了两条信息:

  1、在数据存储方面,网联汽车采集的车辆位置、轨迹相关数据在车内存储设备、远程信息服务平台中保存的时间均不得超过7天;

  2、在数据跨境方面,网联汽车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从车外环境采集的道路、建筑、地形、交通参与者等数据,以及车辆位置、轨迹相关数据,不得出境。

  意在解决两个问题,数据存多久,存在哪里?

  不妨再把这样的问题抛给特斯拉。毕竟,3月份的时候,网上曾流传,因担心摄像头收集敏感数据,特斯拉汽车被禁止进入军队营区及家属院。

  后来,特斯拉官方回应,他们的数据将会存储在中国。

  我们再看看互联网行业,他们的数据存在哪里的?参考苹果公司,他们在中国产生的数据需要留在“云上贵州”,以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事实上,苹果公司在中国发展得也很好。

  再看发力国外市场的TikTok,在国外产生的数据也被要求留在当地,一样是遵循外国当地的法律规定。毫无疑问,全球几乎都在做数据安全的保护工作,这再正常不过了。

  从稚嫩到成熟,智能汽车将会产生更为庞大的数据量。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搜集与存储得越规范,其实越有利于智能汽车的发展。

  如果这份草案快速落地,对行业绝对是正向的推动力。

  智能汽车时代,个人隐私如何周全?

  其实,我们普通人对数据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

  比如,现在抛出一个问题,数据是有产权的,而数据产权究竟归谁?

  在学术界,有这么一种认知,主要看数据采自于哪里。

  第一类数据,来自于公共信息。公共信息本身是没有产权的,但有人花了时间、花了钱来搜集整理这些数据,以至于数据有了产权,而且就归这个人。

  前提是什么?该信息的统计空间是公共的,统计对象也是公共的。

  第二类数据,来自于个人信息。比如,我们在入住酒店时,提交自己的身份证、联系方式,是为了证明我们是可信赖的。我们在车内,允许摄像头识别我们的面部表情,是为了方便车辆为我们提供个性化服务,最简单的一个使用案例,即在疲劳的时候提醒我们一番。

  但这些数据是我们“让渡”出去的,产权仍然归于个人。比如,在签合同的时候,附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会注明“仅限于本合同”。智能汽车产生的数据,或者规定某些不能上传,或者如上文所述,“保存时间不得超过7天”,都是类似的意思。

  目的是什么?确保个人隐私安全,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不过,在实际中,可能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比如,智能汽车收集账号、身份、位置信息,肯定属于个人信息,但收集行车路线、运行参数、服务需求该如何界定?还有一个灵魂发问,识别到汽车,是不是等同于识别到人?

  正如特斯拉“刹车门”事件中,特斯拉向媒体公布的行车数据,究竟是否属于个人隐私?其实,在法律上还没有完全的定论。

  还有知情权的问题。智能汽车处理数据,如果涉及到个人数据,理论上,数据产权所有者需要做出清晰、明确、自由的同意,否则,同意是无效的。

  但是,车主可以事先签订同意书,但具有随机性的乘客如何表示有效同意?以及,智能汽车收集到的行人数据,又如何获得他们的同意?

  另外一个是“大局观”。我们搞车联网、V2X、自动驾驶,为了降低拥堵能耗,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承载力,惠及全民,具备强烈的公共利益属性。

  将来,汽车可以继续拥有私有属性,但作为交通参与者,又必须数据入网,这是服从大局的一种要求。你很难说,我的汽车就要主动关闭数据互联,而数据一旦消失,这在整个智能交通大体系中,都会是相当危险的。

  加入“大局观”的考虑因素,会使得隐私数据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

  站在今天的角度分析,隐私数据的保护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或许会随着技术革新有新的突破。但基本的几个原则或许应该得到遵循,数据应该得到“脱敏处理”,对数据处理者的监管需要到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能否引入更中立的第三方数据保护者。

  在特斯拉“刹车门”事件中,舆论质疑的一点在于“该数据是否被可以掩盖与删减”。存储于第三方,同时接受监管,再由特斯拉这样的数据处理者“有道取之”,或许这才是对个人隐私数据的一种有效保护。

  在有偿与无偿之间,可以找到平衡点吗?

  智能汽车的运行,依赖于大量数据的收集。不论是智能算法的训练,还是V2X车联万物,海量数据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我们也在思考,会不会有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以使得智能汽车数据价值可以得到正确的释放?

  其实,目前智能汽车仍处于初级阶段。每辆汽车产生的个人数据,实质上被无偿无感地让渡出去了。像极了资本最原始的积累,总是在牺牲些什么,目前的成果是,每辆参与其中的汽车可以享受到OTA的升级红利,以及体验优化。

  但是,为了推动智能汽车的技术发展,我们只能停留在无偿贡献数据的初级阶段吗?随着个人隐私意识的觉醒,这种局面应该会很快被打破。

  既然数据处理者可以利用数据创造利益,那么,不妨与数据提供者共享收益。而这种收益不限于免费的OTA升级,是否可以做到更有回报感的有偿支付呢?真正做到用户与车企的共创共生呢?

  甚至于,再往前想一步。如果有人对隐私数据无感,是否可以更低成本地获得升级收益,而如果有人对隐私数据有感,能否付出更高的价格,但付出更少的数据贡献呢?

  这门数据生意,可想象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写在最后

  在“数据驱动变革”的时代里,我们正在摸索那个平衡点。技术进步需要大量数据,但隐私数据又不能肆意裸奔。数据类型、数据主体、责任主体的复杂性,使智能汽车面临独特的难题。

  但有风险,也会有规避风险的举措。当风险意识逐渐到位,智能汽车向前发展,只会更加规范,更加值得期许。

  本文由长城网汽车频道内容合作方童济仁汽车评论授权转载。

关键词:隐私,智能汽车责任编辑:刘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