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新能源

当汽车行业都在做加法,特斯拉的减法思维到底有多狠?

来源: 童济仁汽车评论  作者:
2020-10-16 08:53:34
分享:

  特斯拉确实“异类”,但它也填补了汽车行业的空白。不然,汽车行业很难料想到“软件定义汽车”的威力。特斯拉想做的、在做的,是颠覆、是重塑。守成者才会想着做加法,这样有安全感,但进攻的,则需要做减法,拆掉原来的护城河。

  特斯拉是一个“爆款制造机”。

  这说的不只是Model 3咄咄的销量气势,还有特斯拉的话题度,每一个动作,好像都能裹挟着不少流量。

  马斯克和特斯拉,最近有两个新闻。

  1、马斯克裁撤了特斯拉在北美的PR部门,也就是公关部。

  这也很好理解,作为推特知名用户,马斯克自己就是一面公关大旗。无论好事坏事,能赚来销量,对马斯克都是“好事”,PR反而多余了。

  2、马斯克透露了一些柏林工厂的生产信息,表示出自这一工厂的Model Y将会率先使用4680电芯,搭载结构电池组,同时用上了前后铸件结构和新型油漆工艺。

  其实,这些“新技术”几乎都出自前不久的电池日,如果可以快速量产适配,的确符合马斯克所主张的“降本”为王。

  这两个新闻碰在一起,能够找到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颠覆”。

  软件如何定义汽车?

  “软件定义汽车”,这是近两年的一个热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我们说的“电动化、智能化”,这是上层的技术趋势。而下层的技术基础,则是汽车的软件功底。在未来,汽车不再像一个机械产品,而是一个电子产品。

  事实上,特斯拉诞生于硅谷,初始所做的工作,就是聚焦于“软件定义汽车”。

  这也很好理解,让硅谷的工程师跨界思考汽车,他们一定会把熟悉的东西带进来。而这恰恰找到了新的机会。

  他们最初可能也会讶异,传统汽车的信号传递方式为何如此“老古董”。但在汽车行业,当时的电子化需求并不强烈,汽车还是一个机械集合体,确实不需要多么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

  现在不同了,整个行业都在追求电动化、智能化。在智能化领域,还会分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条主线,对于内部信号传递的速度和容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目前主流的CAN总线设计思路,可以类比为一条河流。信号输出和信号接收,都在“河流内”完成交互。如果有新的信号传递需求了,那就在“河流内”再增加一条线路。

  这是非常典型的“加法思维”。

  但很明显,CAN总线存在短板式的容量上限,信号传递也容易拥堵,线束长度无法做到继续精简,与实际需求是“脱钩”的。

  CAN总线

  所以,划分域控制器的电子电气架构被全面重视。之前的信号传递都是“散装”的,现在要根据功能进行合并,集中之后,芯片数量大幅减少,线束长度也可以大幅缩短。

  这是“减法思维”,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减轻重量,俨然找到了正确答案。

  随之而来的,还有引发行业剧变的OTA升级能力。是的,智能手机在线升级见怪不怪,但汽车无需物理刷机,而是在线升级,才刚刚开始普及,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商业模式。

  华为整车三大域控制器

  特斯拉一开始就没有按照老剧本来,而是凭借自己的跨界优势,将硬件和软件剥离开,给汽车行业补上了在软件领域缺失的那一课。

  Model 3甚至超越功能域,直接划分为3个模块,分别是自动驾驶及娱乐控制模块、右车身控制模块、左车身控制模块。

  硬件是现成的。汽车工业百年的经验,集中于机械领域。有现成的,就用现成的,特斯拉不会在硬件上做太多的创新。

  在电池日上提到的“结构电池组”、“前后巨型铸件”,可以理解为“降成本”大旗指挥下的被动创新。特斯拉需要围绕电池,围绕生产工艺,将硬件成本“压”下来,这样才能将产品价格“压”下来,才能卖给更多的新用户。

  其实,理解了马斯克跌跌不休的“降成本”宗旨,他的任何操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预测,特斯拉基本不会纠结于外观设计如何迭代变化,前后悬结构如何升级更新,这些都不是它所关心的。

  商业模式如何再颠覆?

  你有没有发现,特斯拉几乎不提模块化,或者平台化的概念。

  因为模块化、平台化,其实是大生产时代的产物。汽车行业与销量深深地捆绑在一起,提高销量的有效途径是推出新品。

  所以,在一个庞然集团下,车型众多,细分之后再细分。那么,模块化可以大大提高新品效率。

  快,是制胜的法宝之一。

  但是,特斯拉不一样,它是坚定的“极简主义者”。这个“简”,体现在两个方面:

  1、车型精简,也就是产品数量少。目前Model 3在扛大旗,与Model Y上下搭配,Model S/X站稳高端的脚跟,将来可能推出更入门的Model 2。

  再细化的车型,特斯拉没有兴趣。

  2、零件精简,我们提到的“前后铸件”,就是在极大地减少车身零件数量,做大集成,做大模块。

  “结构电池组”,其实也是在减少零件。宁德时代也有类似的技术探索,他们叫做CTC技术。

  Cell to Chassis,电芯构成底盘,与特斯拉的“结构电池组”思路一致,相当于跳过模组,也跳过电池包,由此提高电池容量,也可以减少一些结构件,继续降低成本。

  这两个方面的“精简”,恰恰也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特斯拉的产品数量少,在同一车型下的细分款型也不多,所以适合在零件上做集成、做模块。以Model 3和Model Y为例,底盘几乎一致,不需要在零件上有太多的变数,当然适合“零件精简”。

  为什么一些观点认为,“结构电池组”并不适合所有品牌呢?因为很多品牌的细分车型,需要电池包进行零活搭配。如果将电芯与底盘融为一体,明显不适合如此多的产品划分思路。

  特斯拉所做的,其实也在冲击硬件设计的多样性,它正在将汽车硬件“赶”向一个标准答案。

  终究,特斯拉的决胜领域不在硬件,而在软件。所以,硬件趋同,对它而言,裨益无穷。

  降本、降本、降本。

  特斯拉深知,它是燃油车共同的敌人,而市场的既有份额,当然把持在传统燃油车的手中。

  只有成本下降,产品的价格才能跟着下降,电动车与燃油车才能对等竞争,消费者才有机会注意到特斯拉的软件优势。

  有人会问了,如果特斯拉的成本下降,但价格维持不变,它不是可以赚取更高的单车利润吗?

  事实的确如此,但特斯拉谋划的商业模式,绝不是“卖硬件赚取差价”这么简单,这么地一锤子买卖。

  它正在选择“两条线”收割利润。

  其中一条线,硬件交易可以带来直接的收益,而且它会划定一个收益比例,定价与成本直接相关。所以,成本下降,价格一定下降。这也是Model 3不断调价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条线,才是特斯拉的野心所在。它的产品具备OTA能力,远程升级可以不断带来新的惊喜,但有一些功能,也会成为付费选项。比如,特斯拉的座椅加热功能,就需要额外付费进行解锁。

  将来,特斯拉的很多功能,尤其是FSD完全自动驾驶,还可能采用订阅制的方式,类似于移动、联通的包月服务。

  这就是OTA带来的商业模式颠覆。当然,消费者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来接受。

  尤其像座椅加热这样的功能,硬件的物权属于消费者,但使用权却被限制,颠覆的还有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成本越低,价格越低,用户越多,特斯拉后手的商业模式才有机会进一步释放。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到特斯拉店里订车的时候体验那么“透明”,既不强制上保险,也不强制加装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几乎没有任何套路。

  特斯拉的直营模式,真的会冲击到传统4S销售模式。

  “减法”减得非常彻底,这种颠覆,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文由长城网汽车频道内容合作方“童济仁汽车评论”授权转载。

关键词:汽车行业,特斯拉责任编辑:刘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