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运”已经开始,官方预计今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再创新高。
以往除了传统的春运方式外,不少近距离归乡者还会选择搭乘顺风车出行。而对于2018年滴滴下线的顺风车业务能否在今年春运恢复上线也成为了近期舆论的关注点。
常年在北京工作的小阳去年本来不准备回家过年了,但因为家里人说要给他介绍相亲对象,临时要他赶回老家,令错失订票时机的小阳只得选择搭乘顺风车回老家。
“还好老家离北京不远,在平台上发布拼车订单后很快就有司机接单。比火车票是贵点儿,但是好歹没有耽误正事儿。今年想要回家过年,但是顺风车业务下线了,只能提前抢票,可是万万没想到仅不到2个小时的火车车程的票都抢不到,开车也才两个多小时。”小阳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昨日,滴滴方面表示,今年春运期间,滴滴顺风车无法继续为大家提供服务。目前,顺风车依然在全力进行安全整改,在未完成安全整改之前将继续无限期下线。
滴滴方面还表示,近期有很多专家、学者在讨论顺风车接下来如何健康发展,也有很多用户、网友在官方微博、微信及各种渠道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给了滴滴很大的启发。在接下来的整改工作中,滴滴会积极采纳社会各界的意见,让顺风车能以更好的形态为大家提供服务。
滴滴顺风车业务始于2015年,彼时滴滴将其定义为“C2C拼车平台”,有合乘意愿的司机与乘客发布各自的行程,由平台进行匹配,司机选择接单,并向乘客收取一定的费用。同时,平台收取一定额度的信息服务费用。通过社交功能宣传、前期补贴等手段,滴滴顺风车迅速超越原拼车市场三强嘀嗒拼车、天天用车、51用车,冲到第一位。但是随着2018年两起滴滴顺风车恶性事件发生,其安全性备受争议。
事件发生后,滴滴在2018年8月26日的声明中表示,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客服体系继续整改升级,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梳理优化投诉分级、工单流转等机制并免去两名高管职务。随后滴滴便进入了大力的整改期,截至目前其顺风车业务尚未上线。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日前公开表示,顺风车的本质不能算是商业行为。商业行为需要资质,需要遵守完全的商事法律监管、市场监管、纳税制度,而顺风车司机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且社会对顺风车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不管顺风车平台在不在,黑车和顺风车始终都有。
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司阳向环球网科技记者表示,作为一种新的运行模式,顺风车在运行中可能会涉及多种问题,例如顺风车产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和安全隐患,产品“社交化”定位诱发重大安全风险,顺风车规则违反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涉嫌非法经营道路客运,业务资金结算模式不合规。此外,还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无资质非法运营,应急管理基础薄弱且效能低下,社会稳定风险突出,驾驶员从业资格审核把关不到位,企业对人车线下管理失控,对异常行程、异常订单取消缺乏有效监测管理,App安全功能设置不完善等问题。
“尽管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数据来证明顺风车比其他车辆更危险,但讨论顺风车不可能回避安全问题,安全性没法保证,顺风车业务上线之日还有待商榷。”司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