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开车去了趟安徽,在铜陵境内的某个高速公路收费站被交警拦下,说是有超速违法行为。
现在的执法手段确实先进。在收费站一旁的警务亭里,一名交警让我看了看他手里的手机,上边有一张照片,拍的是我的车尾,照片下方有一组数据,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数据是车速:91km(公里)。
我无话可说,老老实实认账。
刚跑的这段高速,经过了大量隧道,全部限速80公里。我的小算盘是:限速80公里,超10%以内不处罚,也就是能跑时速88公里,再加上车上的时速表显示会比实际时速略快,只要时速指针不超过90公里那一格,就没问题。
▲经过隧道时,限速值通常会降低(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证明,小聪明是靠不住的。在通过某个隧道时,脚下拿捏得没那么准,恰恰这个隧道里有测速摄像头,虽然时速只是略超上限3公里,但确实已经达到处罚标准。这里插一句,现在的手机导航软件可以提示绝大多数的测速点,但也不是万无一失,开车时还是要多留意路边的限速和测速标志,以免中招。
交警同志宣布了处罚结果:罚款100元,记3分。在开罚单之前,我问了一句,我是河北的,是不是可以回河北交罚款?交警想了想,答复说,安徽和河北是联网的,可以回河北到当地的银行交。
由于是和朋友结伴而行,我匆匆忙忙签字确认,拿了罚单开车追赶朋友的车去了,没考虑在当地找家银行交罚款的事儿。
等回到家,想想又有点后悔,因为我听说交警现场开的罚单,一般需要在当地交罚款,异地是交不了的。我马上打电话给本地的交警朋友,答复也是应该在开罚单的地方交罚款,我一下子就慌了,难道为了这100块钱还要再跑趟安徽?
平时处理交通违法,我都用一款叫做“交管12123”的手机APP,在里边绑定自己的车号和驾照后,查违法、交罚款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这次打开软件,发现车的名下没有违法记录,这次超速记到了我的驾照之下,3分已经记上了,显示未交罚款。但点击这条违法记录后,又显示“暂时没有合适的缴费渠道”——这是不是不能异地交罚款的意思?
▲12123 APP是公安交管部门的官方平台,里边有缴罚款功能
我又到网上查到了铜陵交警支队的电话,电话咨询的结果是,他们也不确定是否可以异地交罚款,建议到本地的银行去试试。
我还是不甘心,因为开罚单之前我问得清清楚楚,那个交警说河北和安徽已经联网,这个“联网”是什么意思呢?
我又接着上网检索,关键词“异地+交通违法”在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的结果,都来源于自媒体或“百度知道”、“百度经验”之类,口径也出奇地一致,就是提醒你,哪里的交警现场给你开了罚单,就要在哪里交罚款。如果回家后想再想交罚款,可以委托当地的朋友代交、或者通过专门的代理机构或邮政代交云云。
以我的直觉,这些互相抄来抄去的信息未必靠谱,必须找到权威的消息源。检索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报道时,终于找到了准确的信息。
实际上,早在2014年底,公安部就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部署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工作。2015年7月1日起,在河北、安徽、山东、四川、贵州、云南等6省开展跨省异地缴款试点工作;2016年5月1日起,试点范围新增北京、山西、辽宁、黑龙江等10个试点省(市);从2016年12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跨省异地缴款工作。
安徽铜陵交警跟我说的安徽和河北已经“联网”,应该指的就是这个。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重点指的也是我这种外地人被交警现场开了罚单的情况。
关于异地交罚款,中国政府网曾在《国务院“便利贴”》栏目中推出《跨省异地缴纳交通罚款全攻略》,一张图把这事儿说得清清楚楚。
▲什么叫秘籍,这才叫秘籍(图片来源于中国政府网)
照这张图的意思,现在全国应该都能跨省异地交罚款了。
我打开手机上的中国工商银行APP,在里边果然发现了一项“交通罚款”,点开后,输入罚单上的编号,就显示出那条超速信息,交款后,一张“电子回单”就出现了。
▲在手机上能办的事儿,就没必要去银行了
交完罚款,第二天我又看了下手机APP“交管12123”,在驾照一项的违法信息中,显示“已缴款”。
这事儿给我的启示是,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很多自媒体会乱支招,但实际上“交警现场开罚单必须在违法发生地缴罚款”已经是老黄历了。自媒体们不去核实,互相乱抄一气,误导读者,那些真实、专业、权威的信息反而淹没在大片信息垃圾中,很难分辨。更诡异的是,全国异地缴罚款的新政实施一年多了,这个重要的信息却没有广为人知,就连很多交警内部人士也是一知半解。
《东拉西车》也是自媒体,不敢说写得有多好,至少能守住媒体的底线,保证言之有据,不信口开河、不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