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毫无疑问是分等级的,而且毫无疑问是越贵的车等级越高。在《我国家庭汽车分6个档次,你家的车算哪档?》一文中,我曾介绍了我国汽车的大致分级办法,就是用价格去区分出不同的档次。
但汽车的卖价只是表象,汽车的身价又是靠什么去支撑呢?
▍车以“速”而贵
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是一种自走机械,它由发动机驱动,替代的是“畜力驱动”的马车。
作为一种可以奔跑的机器,汽车能够“制造”的最重要的“产品”,就是速度。汽车靠速度打败了马车,也把速度作为彼此互相竞争的根本手段。
到1920年代,汽车在欧美替代马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
在马车时代,是没有时速概念的,人们说起马车的速度,习惯上说一天能走多少,或者,到某个地方要几天。比如100多年前的英国人会说:从约克郡到伦敦坐马车要走一个礼拜。
汽车公认是1886年问世的,两年后,第一个时速表的专利就出现了,到1910年左右,时速表成为汽车上的一个标配。
汽车时速表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速度观念
汽车从早期就开始比拼马力和速度,而速度是汽车等级的最重要标签。早期的顶级汽车,比如劳斯莱斯的成名之作、1907年出品的Silver Ghost(银魅),装备了直列6缸7升发动机,最高时速近100公里,不久后又提升到近130公里,在当时处于全球顶尖水平。就连立志于制造平民汽车的美国人亨利·福特,早年也不得不制造几辆赛车去赛场上拼速度,以此证明自己的造车实力。
这辆1907年生产的劳斯莱斯汽车首次以Silver Ghost命名
时至今日,顶级的汽车不是劳斯莱斯幻影这样的超豪华轿车,而是在轿车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超级跑车。超跑完全是为速度而生,身价也由速度而定。以现在的行情,极速超300公里、零百加速3秒内的跑车才有资格叫超跑。超跑售价至少二三百万起,顶级超跑身价以千万计,远超价格以百万计的超豪华轿车。
只为速度而生的超跑是顶级汽车
劳斯莱斯的传统是不标榜马力,但优雅高贵如幻影,装备了12缸6.75升发动机,零百加速5秒左右,虽然司机只在带着主人逃命时才会用到这种提速,但它确实有这个能力。
从超跑到高性能汽车,从超豪华、豪华汽车再到各个档次的经济型汽车,速度是核心竞争力,哪怕几万、十几万的平民车,大家也对零百加速数据津津乐道。速度也很值钱,不管是豪华品牌中的宝马M、奔驰AMG,还是普通品牌的大众GTI、丰田GR,身价比起普通版本翻两三倍很正常。
▍速度之下是什么?
作为奔跑的机器,汽车在“制造速度”的同时,还“制造”另一种产品:“移动的空间”。
这个空间和人类居住的房子一样,通常是越大等级越高,装修越好等级越高。这个空间也有其特殊性,因为它能在路上快速移动,移动中会产生振动、噪声之类,所以又多了一个评价指标,专业术语叫NVH。
速度之外,汽车还以尺寸和舒适性来确定等级。高档的汽车,讲究的是一个“舒适的大空间”。
除了那些专为速度而生的跑车,汽车分级一个基本的指标是尺寸,不管是ABCDEF的分法,还是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大型的分法,都以尺寸为依据。尺寸决定空间大小;同等大小的车,如果再分档次,那就要看内饰和NVH了。
汽车通常以车身尺寸划分级别
像劳斯莱斯这种顶级的豪华轿车,内饰卖的不光是真皮、真木、真金属、真丝,还要把这些玩意儿做成的内饰件当成一件件艺术品去卖,就像人类的居所中挂张名画、摆个古董的道理差不多,否则没办法让人相信这车能值几百万。高档的豪华车,也会来点手工内饰件装点门面,比如雷克萨斯LS的凌光切子、鹤羽折布,也算一种工艺品吧。
超豪华汽车的内饰有大量手工制作内饰件
其它的车,内饰基本就是标准化工业制品了,无非是靠用料和做工区分一下档次,软装比硬塑料高级,真皮比仿皮高级,实木比木纹贴皮高级,如此种种。
至于NVH,说起来比较复杂,其实也简单,不颠不吵的车就高级(兜售速度的跑车除外,据说发动机产生的噪声是一种独特享受)。
▍谁的价值观?
一部汽车的核心价值是速度,汽车的速度竞赛愈演愈烈,其实已经到了疯狂、非理性的地步。
先是最高时速的竞争,结果就是,一部日常家用的汽车,极速也直奔200公里而去(现在一些电动汽车极速“只有”170、180公里 ,就不断有人指指点点)。过高的速度导致了惊人的车祸伤亡,迫使人类立法设定公路限速,最高合法时速基本限定在120公里以下,普通民用汽车的极速竞赛才告一段落。
汽车速度竞赛有很大的非理性成分
合法最高时速受限,于是另一场竞赛开始:加速能力比拼。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汽车加速40年,迈腾为何能比普桑快一倍?》)引用过一些车型的数据,与1980年代初相比,现在的汽车加速能力几乎提升了一倍,但大家似乎还不满足。尤其是起步即能爆发大扭矩的电动汽车大量上市之后,一些家用电动汽车的零百加速直逼高性能跑车。
2.0排量的中型轿车,动不动就被嘲笑为移动路障,零百加速10秒级别已经成为弱鸡动力的代名词,7秒8秒算正常水平,5秒6秒才算有点性能。
对于人类这种直立行走的物种来说,速度是危险的,现在全球每年死于车祸的人约有130万,受伤更是达到惊人的2000万到5000万,其中有不少致残。
汽车的速度给人类带来严重伤害
我们有必要听听智者的良言。
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传播学思想大师尼尔·波斯曼写道:
每一种工具里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也就是它用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或者说它给一种事物赋予更高价值的倾向。
很显然,速度至上是汽车的价值观,而人类错误地把一种机器的价值观当成自己的价值观。
人们通常很难理解,一个机器能有啥价值观?马克思早就说过,一个工人会被流水线“异化”为一个人肉工具,其实也暗含一个意思:流水线的价值观就是快速制造商品,在流水线面前,一个人跟一个扳手没啥区别。
机器不但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比人类更坚定,尼尔·波斯曼接着写道:
一旦被人接受,技术就会坚持不懈,就会按照它设计的目标前进。
▍买什么样的车?
汽车设定的“人生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速度,二是给人类分级。100多年来,汽车一直在坚定不移地向着这两个目标前进。
汽车为速度而生,人类却可能为速度送命,所以我们应该对汽车的速度保持警惕,即便拥有一辆动力强悍的汽车,也不能滥用这种能力。
当人们用心跳加速、血脉偾张来赞叹一辆汽车的速度时,那其实是在为隐隐来袭的危险高唱赞歌,这听上去是不是有些愚蠢?
危险的速度会刺激起人的兴奋
人们膜拜汽车的大马力,并对动力平庸的车冷嘲热讽,这也是用汽车的价值观去看世界。
人们买车各有各的需求,各有各的用途,为什么一定要苛求加速能力呢?本田0.66升排量的N-BOX活跃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大众1.0升排量的三缸小车Up在德国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奔跑,为什么2.0升排量的雷克萨斯NX200在中国就被嘲笑为移动路障?
小排量汽车在欧洲很受欢迎
汽车还用尺寸、内饰、NVH构建了一套自己的等级体系,并试图以此为人类划分等级。
对于汽车制定的这套价值体系,我们可以选择合作,当然也有不合作的自由。你可以为“等级”去选一辆车,也可以随心所欲,按自己真正的需要来选一辆车——前提是,你真的知道自己的需要,并且真的愿意按自己的需要去选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