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汽车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汽车频道 >> 汽车滚动新闻

驶过2016:自动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 中国网汽车作者:毛凯悦 作者: 2016-12-23 00:0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网汽车12月23日讯(记者 毛凯悦) 2016年在汽车界最火的词非“自动驾驶”莫属,无论是传统的汽车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发力自动驾驶这一领域,打算抢占未来引领车市的先机,各种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新技术、合作计划和测试项目频频登上热搜榜。

其实造车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造车企业都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汽车设计标准,其核心零部件一般都是自己研发。重要的是,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对驾驶者与乘车者在安全方面构成威胁。而自动驾驶的难度系数,对造车厂商、跨界进入的互联网企业要求更加严格。

随着智能交通时代的发展,自动驾驶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各企业对自动驾驶的研发进展如何?目前各国对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又有哪些? 相信大家读后此文章,对自动驾驶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与认知。

自动驾驶概念及划分标准

首先,我们对自动驾驶的概念进行一下介绍。简单的来说,自动驾驶就是不需要人来进行操纵驾驶,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安全地操作车辆。更进一步可以解释为,汽车在自动驾驶的模式下,要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

美国交通部下属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对自动驾驶汽车按等级划分了标准,总共分为以下4个级别。

一:特定功能自动化:包含基本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比如防抱死、电子稳定控制、车道保持及其他类似功能。

二:部分自动化:整合多项功能,通常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功能,汽车可以自动行驶但是需要人类驾驶员的频繁监视和及时干预。

三:有条件自动化:可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但是在不同情况下,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需要人类驾驶员作出决定,但是人类驾驶者无需作出及时的应答。

四:完全自动化:汽车无需人为干预,可以自行做出决定。

据悉,市面上宣传的自动驾驶的技术,多半是半自动驾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据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传统车企都停留在自动驾驶1级、2级水平。车企要想完成自动驾驶2级到3级的跨越,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但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和高速公路损失数据研究所主席曾公开表示,在未来5年内,自动驾驶达到4级标准是有可能实现的。

自动驾驶技术能否保证安全?

自动驾驶的核心问题是安全,这一直是业内外人士关注的重点。但今年发生的两起关于自动驾驶系统致死事件引起广泛争议,人们争议的焦点在,自动驾驶技术是否成熟,乘客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2016年1月份,中国一男子驾驶特斯拉在高速公路行驶,因前车躲避障碍物,该车处在Autopilot(自动驾驶)开启模式下,未能识别躲闪而直接撞上前车,这也是首宗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的车祸。

时隔不到半年时间,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再次发生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驾驶着Model S的车主在行驶时开启了Autopilot功能,但是前边有一辆卡车横穿马路,由于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判断错误,车在毫无减速的情况下撞上了卡车,车主当场死亡。

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各国消费者和交通部门等多方面的重视,人们不禁质疑其Autopilot功能,对自动驾驶技术也失去了信心。事实上特斯拉称其车载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仅仅是一种巡航控制系统。不久后,特斯拉负责人也表示,Autopilot只是一种“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实际上,真正能做到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需要很多高精尖科技的巧妙集合,其中涵盖了传感器、电池技术、云计算、数据传送、移动互联、流体动力学等多方面的最前沿技术,最重要的是各门类技术的糅合与协作必须顺畅稳定,对于对“安全”极端强调的汽车行业,更是如此。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9月份——2015年11月份期间,Google测试的无人驾驶汽车在无人为干预情况下发生了13次碰撞事故,在42万英里的行驶过程中一共发生了341次人为的干预。

部分专家表示,自动驾驶技术还有长达60年的路要走,他们声称,“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到2075年才会真正实现。”

短期内自动驾驶或许在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还不能完全保证消费者的安全。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也并非遥不可期。

竞争者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谷歌、苹果、微软为代表的IT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进入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当中。较早进入自动驾驶领域的谷歌,在2009年就宣布启动无人驾驶汽车这一项目,在这期间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而近期谷歌宣布放弃自动驾驶,不再执着于自造无人车,转而与车厂合作,拟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据公开资料显示,谷歌已经和福特达成合作战略,目前双方正在进行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

未来苹果将为自动驾驶提供驾驶系统平台。据美国专利商标局透露,未来将通过一项关于苹果自动驾驶汽车的专利,这项专利介绍了一种自动防撞系统,该技术详细的介绍了通过导航环境在没有事先预定目标的情况下基本的躲避碰撞系统。

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的微软,从一开始就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双方将以微软Azure云计算服务为基础,计划在2020年之前研发超过10款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型。

美国叫车软件服务运营商优步在8月中旬宣布,在匹兹堡市街头投放分别由沃尔沃XC90运动型多功能汽车和福特Fusion混合动力轿车改装的自动驾驶汽车,将提供短途载客服务,不过目前正处于测试当中。

大众汽车在今年的巴黎车展上推出了一款以电池驱动,并能完全自动驾驶的高尔夫样车,计划于2020年量产;同为德国的老牌汽车厂商宝马宣布将重振旗下“i”部门,并将集中精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今后将在慕尼黑内城区投放40辆配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然后再将此项目扩至其它城市。

和欧美厂商相比,日系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一直持谨慎态度,前不久本田对外展示了两款最新的自动驾驶原型车,并表示2020年将在市场上推出首款自动驾驶汽车;汽车领军企业丰田,对自动驾驶领域也开始加快了步伐。丰田表示,2020年左右,将推广不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可以驶入高速公路以及自动变道的技术。

再看国内市场,不仅传统汽车制造厂商进入自动驾驶领域、部分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涉足。去年12月份,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首次在北京五环进行测试,自动驾驶最高时速达100公里/小时。比亚迪在今年初,宣布涉足研发自动驾驶业务,并与百度开展了无人驾驶项目的合作研发。

今年4月,长安睿骋完成首个无人驾驶2000公里的行程测试;此外,上汽、吉利、奇瑞、长城等车企也已投入自动驾驶的研发和试验。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今后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何完善相关政策的规定,也是所有国家正在考虑的问题。

自动驾驶的相关政策

日前美国交通部,颁布了首个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文件,要求美国各州不应单独制定监管规则。该文件的颁布为今后制定联邦层面的自动驾驶汽车监管法规打下了基础,也使得汽车制造商能更加顺利地上路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芬兰交通安全局在2016年7月15日,批准了无人驾驶公交车在芬兰上路,芬兰关于自动驾驶的法律,没有特别要求机动车必须有驾驶员,这就为无人驾驶车合法上路扫除了障碍。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英国政府宣布将于2017年开始在高速公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在这期间政府将制定相应政策,将清除束缚自动驾驶车的法规,其中包括交通规则、以及驾驶员必须遵守的政策法规。并计划于2020年让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

德国也在起草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并要求自动驾驶汽车装上黑匣子,以便于出现事故后判断肇事责任。目前,欧盟总部正在展开自动驾驶相关研究工作,讨论如何修改现行有关驾驶的法律法规,从而支持自动驾驶的健康快速发展。

再看亚洲方面对自动驾驶的规范,早在2015年下半年,日本政府就酝酿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启动立法,并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立法。据了解,日本已经把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的赔偿机制列入到相关法律之中。

新加坡是一个在政策上对无人驾驶技术非常友好的国家,目前新加坡允许无人驾驶车在允许范围内进行测试,而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世界首个无人驾驶出租车nuTonomy,在新加坡正式开始营运载客。

另外,我国也在着手研究制定相关法规及建设智能汽车测试基地。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未来十年国家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到2025年要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

在今年的11月份,工信部与湖北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入围首批智能汽车示范城市,有望在全国率先展开自动驾驶测试。

时代在变换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在进步,谁也不能准确的预测,自动驾驶何时能应用到生活当中。不过就目前来看,全自动驾驶还面临很多问题,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离开双手的自动驾驶仍然不是易事。复杂的路况和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都是自动驾驶研发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交通条件非常复杂的国家。

尽管有调查机构表示,100%安全、100%全程自动驾驶,可以在任何路况环境下行驶的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还需要10年时间。但这并不影响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期盼。同时也业内人士指出,研制自动驾驶的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公司,不要把自动驾驶当做营销的噱头,更应该侧重于把这项技术,对自动驾驶进行持续的研究,不断完善产品缺陷。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长城网汽车频道的稿件,版权均归长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对稿件有异议,请联系电话:18633491898, QQ:505792332,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auto.hebei.com.cn

关键词:自动驾驶,谷歌,自适应巡航控制,汽车设计,汽车厂商,汽车企业,汽车制造商,汽车行业,安全,autopilot

责任编辑:汽车君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