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汽车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汽车频道>>行业分析

“油耗造假”有没有冤枉海马?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1 11:1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315”关于汽车的新闻尚未结束,海马就央视质疑其汽车油耗试验检测过程造假回应称“经我公司技术部门确认,公司所有上市车型均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这个事情成了汽车圈焦点内容。

  为什么成为了焦点,笔者认为可能是“315”曝光的企业,理所当然地应该公开道歉、整改,但是海马汽车从最初没有回应,到现在的认为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有点出乎众人的意料。

  至于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从现在海马汽车的经销商库存里拿出几台车进行试验,用类似的试验方法以及同样试验工况,整个结果就一目了然了,并且对于检测机构来讲,有很多个,有兴趣的媒体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届时海马有没有进行油耗造假,以及央视有没有关于“海马油耗造假”进行造谣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这个事情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兴趣,还有另外几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个方面,海马有没有“冤屈”?

  包括笔者在内,身边的朋友更愿意相信此次事件存在“油耗造假”,针对这个方面有几个明显的原因,最为明显的是我们开车的过程中和我们车上张贴的百公里油耗有着较大的差距,去年汽车媒体圈内根据这个还有着比较大的争议,这些从感观上让我们知道油耗的真实值存在猫腻。

  其次是我们看到了整个访谈录像中,当事人对于这个事情有着比较明确的态度,这样的情况下,海马汽车公告中的内容,事实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来推翻此前的视频内容,类似这样一个套话性质的公告,更多在表达自己的一种“委屈”。

  什么样的“委屈”呢,对于海马汽车来讲,如果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做事情,然后自己被曝光了,自然就觉得委屈,但是问题恰恰也出在这里,作为汽车制造商来讲,这种公关的能力和事情表现出来的并不明智。

  我们要知道一点,作为一家汽车制造商,首先要对自己的消费者负责,然后才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让自己生存下去,但是现在的内容就是央视一则消息让全国人加深了海马油耗造假的印象,这个时候你发布一个公告称自己没有进行造假,如何证明?从公关的角度来讲,并没有改变消费者的看法,或许如笔者提到的情况那样,你可以让媒体或者别的方面去经销商那里寻几辆车出来进行试验,造假与否一目了然,何苦费口舌之力。

  第二个方面,“油耗造假”的最大责任方是谁?

  200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出台了若干文件,要求企业的油耗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确认,但是我国部分检测机构却和车企相互勾结,共同制造虚假油耗。这里面最大的责任方应该属于执行方,正如行贿和受贿的两个方面,现在行贿的人物曝光了,而受贿方面怎么样?

  这个方面,我们看到最为一家上市工作,海马汽车按照惯例进行了公告发布,但是工信部以及相关的检测机构却没有太多的动静,如何进行整改,如何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些可能都需要给予交代,海马汽车到底有没有造假?有几家汽车制造商进行了造假?这样的该如何进行处罚?这些都需要尽快地给出答案。

  事实上,工信部制定类似政策的原因无非处于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收集相关的数据,制定相关的汽车节能减排政策,包括补贴政策等方面,我们此前也看到几家汽车制造商由于虚假上报油耗,被处于罚款。

  第二个原因是根据政策制定中国未来的汽车油耗战略目标,这个非常重要,笔者此前的文章中也谈到了这几点,就是“乘用车平均燃油消耗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关系着未来中国汽车生存和发展,这个标准的基本数据就是工信部测出来的这些数据,如果按照这种玩法,相比把中国汽车制造业玩死的可能性都有。这点还请各位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下一步政策的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情况。

  第三个原因是树立一种公信力,但是,这种公信力对于消费者来讲,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当下对于新车购买的时候,我们对于销售员嘴中的油耗数据并不敏感,反倒是对于身边朋友口中的数据比较信任,这是典型的公信力缺失的情况,当然现在一些网站开始发布一些驾驶员发布的实车油耗数值,经过平均,一些数据也显得比较真实。

  这几年,我们由于公信力方面的情况,打击的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整体一个行业,在汽车行业方面,我们也应该明确这一点,一旦这种公信力被摧毁,消费者的认同感年,以及我们一些相应的政策可能都会沦为国际同行的笑话。当然,在现在购车的过程中,身边的朋友事实上都不在去看这些所谓的申报数据,而是更加喜欢去询问身边朋友的具体油耗,当然关于试验油耗和理论油耗之间的差距,不过清晰一点的情况便是,即便是在试验台架方面,我们也应该有个清晰的概念让消费者可以去对比,这是汽车制造商的诚信问题,特别是在汽车市场竞争如此充分的情况下,这种公信力对于汽车销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方面,申报和“抽查”有助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如何想要彻底解决并不困难,申报的数据可能会存在问题,如果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试验,整个结果就很清晰,当然可能有朋友认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有经历做这个事情,事实上,汽车媒体对于这个方面充满了热情,从去年的油耗大讨论就能够看到“热心”,所以归根究底,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便是做到能否将更多的监督权力下放给有能力的人,届时一些将一些“潜规则”放到明处,各方的担扰也就少了。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长城网汽车频道的稿件,版权均归长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对稿件有异议,请联系电话:0311-89251123,18633491898, QQ:505792332,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auto.hebei.com.cn

关键词:没有,油耗,海马,汽车,我们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新浪汽车
责任编辑:吴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