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汽车人才缺口或达44.5万
新浪汽车讯(刘婧发自北京)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企业高管跳槽已经是屡见不鲜。这种高层变动仅是行业人才流动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折射的汽车产业对人才的严重饥渴现状,更加值得关注。 “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容量将达到2250万辆。按照这一数字计算,从2010年至2015年,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数量需求要从220.3万人增加到264.7万,这意味着有近44.5万的人才缺口。”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在2013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与汽车人才培养座谈会上透露。这一数字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人才研究会联合发起中国汽车行业科技人才发展状况调查后得出的。按照各类人员对汽车产量贡献率,行业科技人才需求数量将从31.1万辆增至37万人,缺口为5.9万,研发人员需求数量将从16.9万增至23.1万人,缺口为5.2万。 在“九五”、“十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从2001年年末的150.55万人增至2010年年末的220.27万人,总体增长0.46倍。其中科技人才数量从15.6万增至31.1万,增长0.99倍,研发人员数量从4.47万增至16.95万,增长2.79倍。与同期汽车产量增幅相比,从业人员数量增长显得微不足道。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增加了6.8倍。 与需求急剧增加相对应的是汽车人才培养机制的滞后性。目前,我国有155所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院校和2300所职业院校设有汽车相关专业。院校数量看似不少,但无论是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还是实训机会都普遍存在欠缺,从而导致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备受批评。 “在调查中,管理者对新入职者整体评价普遍不高,。”付于武说。这很大程度是由于当前人才培养机制脱离实际需求。“按现有培养机制,不可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一步步从小学读到中学、大学,学生知识体系太理论化,”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以自动变速箱的研发为例,吉利曾组织大量人力财力开展自动变速箱研发,并加入国家自动变速箱开发课题组,但仍无法攻克难关。“样机我们做得出来,研发人员什么都懂,但就是不了解实际情况,无法贴近实际,”李书福说。 在自动变速箱的问题上,吉利吃过不少苦头。“当年熊猫就是让自动变速箱搞死的!”李书福说。早年间熊猫出口叙利亚、台湾,大批因变速箱问题被退、报废。缺乏人才、经验、数据基础,自主研发满是辛酸泪。 “在人才方面,吉利有过很多失败的教训,包括各国回来的、还有国内自己培养的研究人员,他们不了解实际情况。吉利负责自动变速箱开发的徐滨宽,当年是少年大学生、研究生,高材生,机械、电子、电器,什么都懂。在国家牵头的自动变速箱课题组中,他担任电气组组长,也搞了样机,但为什么一次一次失败?主要是太理想化。经过在吉利的多年研究以后,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经常吵架、打架,但这一过程中他慢慢地贴近了实际。”李书福介绍说。 有趣的是,在新入职者评价中,管理者对海归评价最低,甚至低于普通本科毕业生。这既是因为企业对海归人才所抱期望甚高,亦与海外教育体系和中国本土实际人才需求差距太大有关。“人才培养一定要从实际中来。”李书福反复地说。
|
关键词:人才,汽车,人员 |